專業導遊: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帶頭人廖忠智教授
廖忠智,中共黨員,教授,黃炎培傑出教師,江蘇省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帶頭人、省“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帶頭人、江蘇省技術能手和南通市物聯網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優秀教師,首屆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金磚國家職業技能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和江蘇省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師,南通市巾帼标兵、南通市教學名師。
指導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大賽獲國際金牌1項、銀牌2項、全國一等獎3項,省級一等獎4項,近兩年主持累計180餘萬元橫向課題,省級教科研課題多項,發表EI期刊論文及省級以上論文十餘篇,主編教材5本,主持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師資結構:
本專業有專任教師23人,兼職教師6人,學生數與專任教師數比例達到20:1,雙師素質教師占專業教師比一般不低于80%,兼職教師占專業教師比例達到20%以上,其中,高級職稱為10人,研究生以上學曆為23人,40歲以上教師為12人,本專業群已有一支職稱、年齡,學曆結構合理的專兼任教師團隊。
教學團隊水平: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名、黃炎培職業教育傑出教師3名、全國技術能手1名、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名、江蘇工匠1名、江蘇省333高層次人3名、省優秀教學團隊1個、省中青年學術帶頭人2名、省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3名。參編國家規劃教材10本,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省級課題9項;橫向課題14項,授權發明專利7項。
Q1: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在全省綜合實力排名如何?
我校在全國高職院校首批開辦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目前是國家“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骨幹專業。自2012年招生以來,樹立“面向社會,合作互赢,凸顯應用,服務區域”的發展理念,構建與區域布局相銜接的多元公共科技服務平台;逐漸完善服務平台運行機制,緊扣江蘇省經濟社會發展和長三角地區物聯網産業發展主題,探索校企合作體制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已為地方培養了六屆物聯網産業技術技能人才,發揮了資源潛能,其中部分同學通過校企合作的崗前培訓在上海、杭州、無錫等地找到了專業對口的高薪崗位,就業質量高;江蘇省和南通市多位領導親自來教育部-中興通訊ICT行業創新基地和江蘇(南通)數字技術産教融合公共實訓基地考察指導。我們的學生參加首屆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一等獎,金磚國家職業技能大賽獲國際金獎,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物聯網應用技術項目獲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物聯網應用技術項目獲一、二等獎,在全國名列前茅,并在江蘇省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和全國藍橋杯軟件大賽取得很好的成績。
Q2:該專業的核心課程有哪些?
物聯網導論、JAVA程序設計、電工電子學、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網絡技術基礎、網絡數據庫應用、射頻識别技術、無線傳感網絡技術、物聯網感知層技術、移動端物聯網基礎程序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PC端物聯網基礎程序設計、移動端物聯網項目開發、物聯網企業項目開發實戰、PC端物聯網項目開發、物聯網智能設備安裝與應用、網絡操作系統、物聯網項目規劃與實施、物聯網項目綜合布線。
Q3:該專業主要面向哪些就業崗位?
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擁有良好的就業前景,就業行業、崗位衆多,能滿足每一位學生不同的需求。通過學校、企業、學生的共同努力,我們有許多往屆畢業生在上海、杭州等地取得了非常良好的就業。
物聯網專業就業行業及崗位
Q4:該專業升學渠道有哪裡些?
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為本專業在校生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學曆提升途徑,助力每一位學生提升自身學曆學位水平,擁抱更美好的未來!學院為本專業在校生提供以下三種學曆提升途徑:
(1)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舉辦專接本,在讀大專的基礎上,繼續讀本科,在校共4年,可獲得大專文憑+本科文憑和學士學位。
(2)和南京理工大學舉辦獨立本科,在讀大專期間同時進行本科的學習,共3年半,可獲大專文憑+本科文憑和學士學位。
(3)可以參加專轉本考試,到其他高校就讀。
Q5:該專業的辦學特色是什麼?
本專業在經濟發達地區人才需求旺盛,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該專業物聯網龍頭企業新大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深度産教融合合作,與新大陸、華融彙金(南通)三方共同打造數字技術産教融合公共實訓基地,是集職業教育培訓、職業技能認證、高校技術轉移、學術研究交流、創新創業孵化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數字技術産業實訓示範平台。通過該平台已開展多次全國性師資培訓,開展橫向課題數6個,到賬金額200餘萬元。與中興通訊、中科院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采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崗位适應性強,畢業生就業前景好。
- 下一篇: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