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要提升師生關鍵能力
日期:2020-11-16 14:59:18  發布人:dzxy  浏覽量:863
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展示了變革教育的巨大潛能。那麼,在人工智能時代,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

  分析人工智能的學習特點,或許會發現,我們目前的教育方式,特别是學科教育教學方式與人工智能的學習特點在某種程度上高度重合。知識記憶、重複練習、作業強度訓練等依然要發揮作用,但很明顯,與學生相比人工智能記憶力超群、反應迅速,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内将目标明确的學習内容複制記憶、分析處理、整合提煉,在算力、大數據意義上已經遠超人類大腦。在完成規則和目标确定的任務上,人工智能已經可以超越人類智能,這必然導緻一些流程化和重複性的工作崗位會被替代。

  在這樣的現實面前,我們一定要建立起學生的比較優勢。雖然人工智能在特定的領域或任務上有人類無法比拟的優勢,但實際上,與具有很強思維能力、互動能力的學生相比,思想維度上的整體性、批判性、創新性,以及與團隊合作所需要的合作交流能力恰恰是人工智能的弱項。這些正是學生的比較優勢:

  整體性思維能力。指培養學生運用系統理論進行學習,引導學生建立知識的整體性概念的能力,這是學生高層次思維能力的表現。教師需要教給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行學習,将相互聯系的知識組成為實際應用所需要的整體性系統高層次綜合思維。這需要教師不僅講授本學科課程知識,還需要将本學科課程與其他相關課程之間的聯系建立起來,加強知識的橫向聯系,建立知識的整體結構,使知識整體優化,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的整體性概念,引導學生将分門别類的學科知識中所學到的知識技能按照實際需要搭建成整體知識系統,提高思維的層級結構。

  批判性思維能力。指對于某種事物、現象和主張發現問題所在,同時根據自身的思考邏輯提出主張。與人工智能吞噬式的學習方式相比,批判性思維是人類自然思維獨特的優勢所在。但批判性思維不是在真空中培養的,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自己發現、思考的機會,要求學生發現信息、根據具體場景活用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和技能,使學生把所學的内容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需要引出學生的不同觀點,注重從不同觀點來思考問題,注重求得擁有多重邏輯的見解,為學生營造開放的氛圍,使學生能夠在開放的氛圍中展開思考,并使之理解。

  面向未來的創新力。指以感知、記憶、思考、聯想、理解等能力為基礎,以綜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為特點的高級心智活動。創造性思維能力是發現尚未被認識的事物,創造出不存在的新事物和對已有成果進行創新。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創造性思維的環境,營造寬松的心理安全環境,當個體的心理安全或心理自由獲得滿足時,個體就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自主地塑造自己的人格,表現出極高的創造性水平。所以,教師應該支持或高度容忍那些标新立異不合常規的學生,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多樣性、獨立性和個性,為學生提供寬松民主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的創造想象。為孩子創設一個創造性的成長環境,培養孩子面向未來的創新力。

  合作交流能力。人工智能背景下,社會個體之間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是産生創造性、促進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學生要與他人一起學習、生活,與他人互動。這要求學生具備情感同化能力,也就是體驗别人的角色,從他或她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 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和創設角色互換的演練場,讓學生意識到在某種情況下,他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東西并不必然被他人分享;與他人互動還要求學生具備積極有效的情緒管理能力,能有效地解釋自己以及他人潛在的情緒和動機狀态。良好的合作需要交流,學生需要具備表達想法和傾聽别人想法的能力,需要理解争論的焦點和動态發展,需要磋商和兼顧不同觀點作出決定的能力,需要以建設性的方式處理和解決沖突的能力。教師需要為學生創建團隊學習的機制和氛圍,鼓勵學生積極與同伴互動,為生活在異質性社會中的學生營造共情的背景知識,增強學生之間的了解。

  總之,智能化時代,在育人理念上,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全面化發展, 需要從“知識本位教育”轉向“能力本位教育”,需要注重教學和課堂的多樣化,需要從單向傳授轉向教師、機器與學生的自然交互,需要運用人工智能技術、互聯網等,全方位改造我們的育人生态。要建立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的高質量發展的教育體系,讓每一個學生在其原有的基礎上獲得适合他自己的教育發展。

  在教學内容上,教師不僅要向教材學習,而且要向社會、向生活獲得更多的學習資源,要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支持者。在人工智能技術的支持下,實現學習者和學習服務的交流、整合、重構、協作、探究和分享。

  在評價方式上,教師要發揮人工智能的評價作用,對學習者學習過程中知識、身體、心理狀态進行診斷和反饋,洞察教育系統運行過程中問題本質與發展趨勢,實現更高效的資源配置,有效提升教育質量并促進教育公平。

Copyright ©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 伟德国际集团 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青年中路89号  
聯系人:劉倩 電話:0513-81050721 Email:178499432@qq.com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