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工智能産業鍊及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日期:2020-09-24 16:14:09  發布人:dzxy  浏覽量:1534

中投顧問産業研究中心

從發展路徑及階段上看,實現人工智能需經曆三個階段:計算智能(能存會算)、感知智能(能聽會說、能看會認)和認知智能(能理解會思考)。從産業鍊上看,人工智能産業鍊包括基礎技術支撐、人工智能技術及人工智能應用三個層次,其中基礎技術支撐由數據中心及運算平台構成,即計算智能階段,包括數據傳輸、運算、存儲等;人工智能技術是基于基礎層提供的存儲資源和大數據,通過機器學習建模,開發面向不同領域的應用技術,包含感知智能及認知智能兩個階段,感知智能如語音識别、圖像識别、自然語音處理和生物識别等,認知智能如機器學習、預測類API和人工智能平台;人工智能應用主要為人工智能與傳統産業相結合實現不同場景的應用,如無人駕駛汽車、智能家居、智能醫療等領域。

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前景展望

中投顧問在《2016-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中提出,未來人工智能随着各項技術的不斷進步,也将要不斷面對越來越多的挑戰,包括觀念上的挑戰。現實生活中,社會大衆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期望往往很高,但人工智能技術進步不僅受限于軟件、硬件技術的制約,也受人類對自身理解與了解程度的制約,因此未來人工智能技術将在現有制約被不斷解決、新的制約又不斷形成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螺旋式發展進步的趨勢。比如語音識别技術,20世紀90年代,當IBM推出VIAVOICE時,很多人高呼語音識别時代到來了,但當大多數人親自使用時,卻發現自己的識别率還是不夠高,語音識别應用自此進入到長達十幾年的低迷期;近年來,語音識别技術得益于機器學習與大數據,又有了突飛猛進般的進步,現在随便一個人隻要能夠講普通話,計算機對其個人提供的數量足夠多的語音數據進行針對性訓練,并對其講話内容進行語言模型的定制訓練,這個人的語音識别就可以達到99%的識别正确率。但對獨立一個人能夠做到的,并不意味着無數大衆使用就都能達到這樣的水平,不要說對8K語音的識别,從如今各家語音識别廠商對外公開宣布的16K語音平均識别率達到95%來看,距離大于99%的識别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語音識别技術确實在進步,但要達到99%這一平均水平可能需要一年,也有可能又是一個十年,沒有人能夠輕松預言,準确判斷。不僅是語音識别,OCR、人臉識别、語義理解、機器翻譯等人工智能技術在實際應用中都會面臨識别率、準确率的挑戰。因此,無論是企業還是社會應用大衆,都應有更加包容的心态,共同為人工智能産業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針對未來産業競争,中國企業如何面對GOOGLE、微軟、蘋果等世界級企業的競争壓力的問題,我們認為中國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人工智能技術是中國為數不多的與世界同步發展的技術領域。經過數十年國内無數優秀科學家、學者、也包括衆多企業研究工程師的不懈努力,可以說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無論研究與應用水平,都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不分上下,可謂平分秋色。人工智能雖然是一門自然科學,但與其他自然科學不同的是,人工智能技術與人文文化不可分割,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漢語作為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神奇的語言之一,構成了中國學術界、産業界與世界發達國家競争中的一個天然壁壘。

人工智能源自于對人的模仿,服務人自然是必然使命,然千萬人有千萬之不同,就像沒有一家餐飲企業可以滿足一個國家人的吃飯要求一樣,人工智能産業中會出現多家實力強大的企業,一些企業也會在某些領域内形成領先優勢,很難或者說就不會出現壟斷型企業。人工智能産業在世界範圍内也都還處于起步階段,人工智能産業的競争也會伴随不斷增長變化的需求而演化,企業也會在不斷滿足并提升社會大衆豐富多彩的生活品質而進步。張連毅表示:也許現在說競争格局還為時尚早,但縱觀智能語音、智能圖像、智能語義、生物特征識别等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人工智能确已在中國成為推動産業升級、創新發展的關鍵動力,相信将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融入到人工智能産業之中,包容發展,各領風騷也将會成為中國人工智能産業的獨特風貌。

  • 下一篇:沒有了

Copyright ©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 伟德国际集团 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青年中路89号  
聯系人:劉倩 電話:0513-81050721 Email:178499432@qq.com

Baidu
sogou